
一座看起来像煤矿跳汰分选的 “筛分楼”, 用于将原煤按颗粒大小筛选分级 |
|

筛分楼顶端的筛分设备和传输带已经锈迹斑斑,^不知是否经年未曾使用 |
|

很少见到铁路的尽头, 这里是株萍铁路的终点, 江西的第一条铁路线 |
|

紧靠铁路尽头货场的是两座洗煤池,^利用重力将煤矿石与杂质分离 |
|

路西的安源火车站, 因为现今已没有客运业务, 其主要功能是旅游怀旧 |
|

停靠的月台建在车站对面, 隔着条马路, 乘车的旅客还需要穿过货运铁路 |
|

上游型蒸汽机车其实只是一台工矿企业内部运输及调车、^小运转作业机车 |
|

进入上游机车驾驶室内部,^各种阀门和控制装置较百年前的火车复杂许多 |
|

与肯尼亚火车博物馆百年英国机车相比,^没有变化的是添加燃煤的进料口 |
|

行驶中,司机通过左上方的 “回动手把”(司把) 来控制机车前进或后退 |
|

与初期火车司机难以观察前方情况不同,^上游机车司机能很方便看到前方 |
|

矿厂大门, 至今还保留着1970年代 “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的标语 |
|

1906年落成的 “公务总汇” 为旧路矿局所在, 矿长及德国工程师等在此办公 |
|

正对火车站的小广场前,立 “安源煤矿”的厂标,后为 “毛主席来安源”塑像 |
|

雕塑中毛长衫飘逸、 手夹油纸伞, 突出其长途跋涉、 深入群众的领袖形象
|
|

总平巷路的尽头是座不起眼儿的刘少奇塑像,^背后有伟大领袖光照四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源煤矿总平巷始建于1898年, 因东平巷与西平巷在此交会, 地面平坦故得名“总平巷”。 作为当时江南最大的煤矿, 其井口不仅是工人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更是煤炭输出的总枢纽。 井口上方,“总平巷” 三个遒劲大字与铁锤、 岩尖图案交相辉映, 铁锤象征机械工人, 岩尖代表采煤工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梓地影纪
朋友间分享旅行经历、感受的平台 |
赞助五元
为维持图片平台生存,感谢您的支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