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梓地 旅行影纪 :
人字铁桥 梓地影纪
其它分组
玉溪-江川-通海-建水-蒙自-碧色寨 碧色百年
蒙自-屏边-和平乡-五家寨-白云乡 人字铁桥
河口 边城河口
河口-个旧-元阳-多依树 元阳梯田
元阳-胜村 胜村赶集
元阳-新街-个旧-建水 朱家花园
建水-通海-江川-澄江 热舞澂江
北京-昆明 山河鸟瞰
昆明-长水机场 长水机场
           
新安所的石榴与陕西临潼的齐名,看着不红,吃起来水多味甘 沿326,去河口的老国道向南,不远就遇到前几日的滑坡 以3字开头的国道多是东西向的,改道后的326,终点还是河口 堵车的原因是一辆小面抢道,撞到了护墙 云南的小长途车,这是从屏边到蒙自的
忽然看到的观景台,四下观去无景可言,向南远眺,才看出一尊睡佛 长脚蜘蛛,还是群居的 屏边县城,比想象的小,只有一条街,找餐馆的当儿,就穿过了 茶园 收获的季节 弯急坡陡,但路况良好,景色也不错
离开国道向北,开始看到铁路,寸轨的滇越铁路 铁路沿南溪河向南,一条碎石铺就的公路在河西岸伴行 哈尼族妇女 退回白寨吃午饭,隔壁等待修车的年轻妈妈 车修好了,趁菜还没上来,抓拍了张背影 年轻的妈妈,守着车,在等骑手回来
她一直在看我拍照,可神情漠然 另一个妇女则怒目而视,其实,我并没拍她 餐馆的一角,桌上是米粉 326国道边的午餐 又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呼啸而过 忽然,在不远处停下来,还穿了双这么高的坡跟鞋
解下背上的孩子,竞是这么大的女孩 远行的一家人 加装了鸡笼的专业摩托 滇越铁路,为了少占良田,取道荒野深山,施工极为艰难 白寨村转向人字桥的路口 当年动员了三、四十万筑路工人,多来自云南的乡下
涛涛南溪河,来路是条辅设极考究的碎石公路 河边公路,推测路可能就是为筑路而修的 沿途有很多这样的小水电站,水从高山引下来,水势还很大 一条飞瀑远挂前川,想想,几乎是第一次见,这样大落差的瀑布 壮哉 又一处小水坝
打谷的哈尼妇女 这块布,始终没研究明白功用是什么 网络时代的脱粒技术 发现,所有田里的活都是女人在做 黝黑的哈尼姑娘 被田里大姐逗得乐不可支
人字桥终于到了 但车没经得住路的考验,爆胎了 今天的修理工,是我 山侧的铁路都加了护栏 人字桥,五家寨铁路桥,1908年12月建成,全长67米 桥梁部件从法国海运到越南海防,再由水路入境,最后靠马帮和人力运到这里
学名:肋式三铰拱钢梁桥。由法国桥梁工程师保罗 · 波登设计 传说,有八百多中国劳工为建桥遇难 两山绝壁间的人字铁桥,桥面距谷底102米,代表了当年建桥的最高技术 碎石公路 近摄中的蝴蝶 难得见到干活的男人
收工的妇女 收工的妇女 一柄镰刀,捏在手里,象个小玩具似的 回来,那姑娘坐在路边休息,看着举起的相机,又不好意思了 几十公里的碎石路,车速只有三十公里 南溪河对岸
好奇的孩子们 背后的背袋,看来很是实用 静悄悄的乡镇 天色已晚,遇到一处工厂,熊熊的火炬,几处烧着
           

回到页首